种树—-FOR 觅工作坊

Tree Planter WorkshopClick here for English

820日星期六是非常愉快的一天!在北京通州格拉斯小镇FOR觅艺术空间,我们为小朋友们举办了第一期“种树工作坊”。

我们发现银杏叶具有非凡的适应力,它们在恐龙时代火山爆发后经受住了空气污染的考验,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城市规划者们选择把银杏种在道路两边。我们了解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首先种植银杏树,后来银杏传到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

除了银杏叶折纸以外,我们还做了梨树叶和双叶。

其中一些年轻的参与者非常有探索精神,他们尝试自己设计新的样式。这些树叶挂在现场的海棠树干树枝(由北京林学会捐赠)上,看起来栩栩如生。

工作坊第二部分“我的森林”是由很多不同种树木组成的集体创作,在这一环节我们学习了单一树种组成的树林无法提供一个包括许多其他植物和昆虫在内的生物多样性环境。“我的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有奇怪的昆虫,还有令人惊奇的动物。我们还谈到了氧气在自然界循环的想法,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正在呼吸的空气来自4亿年来森林的呼吸。

 

 

 

这里有这么多年轻人,他们专心创作的气氛让整个房间充满一种令人振奋的能量。他们选择不同的道路,正如他们笔下的森林一样具有多样性。有些孩子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但过一会儿他们又回来画了20分钟。当人们创造新颖的、意想不到的事物时,当他们讨论他们想做什么和他们的决定时,不管这些人是年轻的学习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教授,跟他们在一起都让人心里充满喜悦,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十分特别的时刻。

非常感谢本次工作坊的组织者,

小莫泊桑杯国际艺术联创组委会

FOR觅艺术空间主理人庞春慧。

正因为此次工作坊,我会在十月初去昌平实地种下一些树木。

*****************************

非常感谢王昊宁(Summer)和我的儿子飞扬·坎宁安·克利福德,他们分别是种树工作坊1和工作坊2的翻译。

工作坊2(8月27日非常愉快),参加者大多非常年轻,他们很有天赋。

第二工作坊

*****************************

 

我上一次为孩子们举办工作坊已经是好几年前了。

 

之前在2019年举办的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