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到虚拟现实,游走于理论之中,济南“国际抽象艺术展”

 

当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读到艺术家们的自述(见下文),多处提及感知与构建现实,引向大数据与虚拟现实这一当前时代主题。文字逐渐淡化其符号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交流共享信息,比如共享虚拟现实,这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及行为方式。我们存在于一个非常特别的时间和空间中,正是抽象艺术揭示了其中一些基本构造单元。

 

由马一鹰策展的“国际抽象艺术展”在美丽的济南涌泉书院开幕,旨在全球语境下就抽象艺术表现形式展开对话。这次为期两周的展览是中国抽象艺术联合国&密西根展(2018年4月)的延续展,多位国际顶级大师如约瑟夫·博伊斯、安东尼·塔皮埃斯、赛·托姆布雷等人的作品,与知名中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共同展出,我有幸在济南见到了邓国源、王易罡、孟禄丁、顾黎明、袁海龙、刘影青。

 

参展艺术家:

约瑟夫·博伊斯(德国)、安东尼·塔皮埃斯(西班牙)、赛·托姆布雷(美国)、吉拉尔·布里奥(法国)、瑞莲(爱尔兰)、卡尔·简尼斯(美国)、邓国源、马路、谭平、王易罡、孟禄丁、顾黎明、袁海龙、刘影青

由于无法和“另一边”的大师们面对面交流,我引用了一些博伊斯、塔皮埃斯和托姆布雷德曾说过的话,希望能够阐释其作品涵义。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德国)

 

学校无处不在,也就是说,在街上——当你和杂货店的人聊天的时候,学校就在杂货店……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实现教育过程。我们不需要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华。准确地说,一个人的能力在此刻必须能够付诸实践。Talks at Documenta 5′, 1972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参观了山东曲阜孔庙的第一间教室

 

 

 

****************************

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美国),

 

为1984年冬季奥运会所作

艺术家自述:

每一条线都是它自己固有的实际经验。它并不说明——它是对自我实现的感知。(1957年托姆布雷在一幅画作上写的注释)

 

Quote of Twombly in ‘Writings’, Flash Art International, Laura Cherubini, October 2008 (translation from Italian: Beatrice Barbareschi)

**************************************

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西班牙)

 

艺术家自述:

墙壁、窗户或门——还有许多其他的图像在我的画布中游行——确实是在那里,我还没有试图隐瞒事实。……我的墙壁、窗户或门——或者至少我对它们的建议是——不要逃避责任,保持完整的代表性或象征性的重量。

Quote from A Report on the Wall, Antoni Tàpies , text translated from Catalan: ‘Comunicació sobre el mur’, in ‘La pràctica de l’art’, Barcelona: Ariel, 1970

*************************************

孟禄丁

艺术家自述:

这种图式跟我的制作方法和语言有关,通过机器高速旋转甩出来,以这种自然的张力和状态,呈现出光芒万丈或是某种精神放射的视觉感受。

抽象艺术追求用抽象语言做精神性的表达,精神性艺术本身,天然带有永恒感和无限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视觉呈现出人的精神和思维的世界趋向于一种超越现实的永恒感。

************************************

卡尔·简尼斯Carl Janes(美国)

艺术家说:

任何创造物都从根本上改变了现实的质地结构。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突破限制,达成这样的目的,即它本身成为解锁一个更自由的此刻的钥匙。

**************************************

顾黎明

 

 

 

 

 

 

 

 

 

 

艺术家自述:

我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荆浩“山水赋”之胸襟,半隐半现地呈现出人对自然环境的两种情怀。我还开始尝试融入民艺撕纸的方式拼贴画面。无论从是山的形象还是水的律动,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带给我的灵感和滋养,在交织的线条和色彩中,通过笔触与色彩触发纸性的内在魂魄,生成多意切换空间。 “这些痕迹可以勾起我们对历史情怀的眷恋,同样也能够反映我们现实的境遇。”

************************************

 

王易罡

艺术家自述:

绘画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在破坏中建立的过程。把既有的约定俗成的东西破坏掉,新的东西才会产生。经验、学识、修养等一切你所熟悉的东西,在直觉和视觉冲击力面前都无足轻重。破坏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在这个基础上把自己的主张、个性和追求,以一种新鲜而陌生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首先要去颠覆和针对的就是自己。在无数次的毁灭中你的自信会越来越强,会把你的诉求表达得更清楚。

**************************************

刘影青 (美国) 

艺术家自述:

生命的過程如一首詩,創作這個作品,是生活中一种做人的态度、片段与情绪的表达……对人好,如水润石,对人坏,如刀刻石……

**************************************

邓国源

艺术家自述:

《在花园》系列作品以一种无以复加的象征手法予以表现生命的核心。时而使用迅疾连续的笔触,将它们排列得像粗犷的影线,时而又画出柔和的、浅色调的片断或者吸收了纸的基底的全部白色的、黑暗的、朦胧不清的区域。总体的绘画手法是完全抽象的,观者越是接近画面,它就似乎越是变得“非写实”。然而,哪怕是匆匆一瞥,就会给人一种似是自然和风景的印象。在解读抽象符号的过程中,眼睛不得不反复重新聚焦,恰如展开一幅古老的画卷,整个形象渐渐显露出来时那样——观看作为阅读行为,作为观赏过程中的解读行为。

*********************************

袁海龙

 

***************************************

 

Niamh Cunningham 瑞莲

艺术家自述:

蔗糖系列作品通过一系列过程和材料的运用,探索失去与改造。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画面多次干预,探索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如何推动了改变的进程。有些干预如同缝补画面,“烧掉”表面的数字图像,添加色彩,改变的过程当然也包括糖的结晶所产生的影响。有时我已经完成了作品,然而结晶过程有可能持续使画面发生变化,或者擦除。

 

 

****************************

策展人:马一鹰

“抽象艺术这个孤高的阳春白雪,从出生到现在已度过百岁高龄。在面对几乎开始产生质变的人类文化环境,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各种科学技术引发的文化艺术观念变迁的状态里,抽象艺术家们也在反思,也在追问自身,寻求与时代呼应及不断自我超越的可能性。”

*****************************

媒体链接

链接 1

链接 2 

 

 

 

 

 

 

在此衷心感谢策展人马一鹰、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南市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济南涌泉书院,以及袁海龙。

此外,我想特别感谢马一鹰和他的夫人让我们领略了曲阜孔庙和泰山的风采,活动充满探险乐趣。我也想对艺术家刘影青和卡尔·简尼斯表示感谢,他们是非常好的同伴,我们相谈甚欢。